要使儿童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恰巧几百年以后的中国也提倡注重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进课堂。劳动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在100多年前中国人民的生活就是靠用大量的体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所以,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充足了,所以有很多的人不喜欢劳动,瞧不起劳动人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劳动教育进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劳动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现在的很多的孩子甚至是高年级的孩子都不能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目标,这也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这种脑力劳动的习惯。很多的老师只是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只需要把课本的知识完整地复述出来就可以。这是多么可拍的事情啊。
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这是一种学习的品质,我们在整个教育阶段都应该去培养的,这几年观察发现,我从教的这些学生中有这种品质的学生很少,当写生碰到自己没有处理过的事情或东西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退缩。碰到一点的难题就选择放弃,只习惯于做自己的能力轻而易举能完成的。所以在脑力劳动中也要给孩子制造一点的困难,不要让孩子习惯所有的事情都是轻而易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如果只是掌握了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把它们运用于实践,那么学习就会渐渐地离开儿童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跟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脱离开来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设法使每一个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这是因为体力劳动中也要用到脑力劳动,要用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劳动。
我们的教学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为了使孩子的学习不变的枯燥没兴趣。我们要根据实际举行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们在劳动中发展智力,在劳动中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