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上海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五章:精神分析

    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A. 精神分析引论 1. 我们对付我们不能实现的种种欲望的一个方法就是使之“升华”,即把欲望导向更有社会价值的目...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四章: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语言论 1. 索绪尔认为意义依赖区别而成,可以说意义始终是各个符号之被分开或被“连接”的结果,而这一过程没有任何可见的终结之点...

  • Resize,w 360,h 240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三章: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一、原始结构主义(Structuralist) 诺思洛普·弗莱 (1)文学依据某些客观规律(模式modes、原型archytyp...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二章: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

    一、现象学 1. 胡塞尔 (1)在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已开始的广泛的意识形态危机中,胡塞尔试图发展一种将把绝对的确定性给予一个分...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一章:英国文学的兴起

    一、18世纪的英国 1. 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的是其是否符合“高雅文章”的某些标准,这完全取决于意识形态:体现某一社会阶级的种种价值和...

  • 《人论》第四章

    第四章: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入手,着重论述了“符号功能”对人类生活的决定性作用。卡西尔在这里强调的是: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导言:文学是什么?

    一、文学是虚构意义上的想象性写作? “事实”与“虚构”的区分对于我们似乎并无多少帮助。例如小说和新闻报道既非全然真实,也非全然虚构:我们...

  • 《摹仿论》第二十章:棕色的长筒袜

    一、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 在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中,不断地插入了其他成分,不过,这些成分并没有打断时间的进展,但讲述它们所花的时间...

  • 《摹仿论》第十九章:翟米妮·拉赛特

    一、龚古尔兄弟《翟米妮·拉赛特》 《翟米妮·拉赛特》实质上是唯美主义的,其抨击的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核心,而是描写了该社会制度边缘奇特而个别...

个人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21级本科生“元化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