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西藏
  • 120
    记忆和记忆的接续

    1970年9月到1983年8月,我在全国钢铁工业基地之一的本溪钢铁公司当过工人和机关宣传干事。那13年,正是我二、三十岁的青春年华,有许多记忆至今难以忘怀。尤其是本钢恢复重建...

  • 120
    负重的脊梁(二)

    父亲一生钻研技术,他笃信“一招鲜吃遍天”,技术第一。记得1964年深冬,我们家忽然来了两位解放军军官,很客气地把父亲接走了。两天后,父亲拿着一朵大红花和一张奖状,带着平时少见...

  • 人生挚友不用多,越老越少,几个足矣!挚友心通,三观吻合,情深谊长。很羡慕作者与中夫者的友情,好人需要宣扬,善良是永恒的!好人给这个世界温暖,善良给这个世界阳光!

  •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语言精湛,回味悠长的小文章。然而却诠释了父爱如山的大主题,越品越觉得父爱简单但浓重!

  • 120
    负重的脊梁(一)

    1939年春荒之季,时年12岁的父亲从山东高密老家,一路讨饭闯荡到辽宁大连。在当时的“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现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当徒工。听父亲讲,“日本统治下的中国...

  • 这位普普通通的老奶奶,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一位有着家国情怀,令人尊敬的老人。是老一代人的真实写照。如今是多么需要这种情怀,这种人啊!

  • 120
    槐 花

    下班回家的路上,忽然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抬头一望,槐树枝头悬着一堆堆的雪,喷来一阵阵的香,原来槐花开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了槐花开放的季节。每当此时,我总会想到她...

  • 120
    奶奶的五元钱

    我当兵走时除了父母外谁都没告诉,就连最疼我的奶奶也没告诉。因为那天特别冷,天上飘着雪花,路很滑。在去往车站的新兵队伍里,我忽然听到奶奶喊我的小名,正在我四下张望时,奶奶颠着小...

  • 那包材料交给党组织销毁是作者明智的选择!不是"叛徒",是觉醒的战士。换粮票做"囚徒",是情势所逼,不是"囚徒"是顾家。也是那个特殊时期的家国情怀!

  •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真诚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母爱是永恒的,母亲是平凡而伟大的。愿天下母慈子孝!

  • 感谢作者以炽热的情感,朴实的语言,为读者书写了一位命运多舛,历经坎坷,但以强大的生命力和矢志不渝的奋斗,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的人物。"接得住命运,把得住人生!"是打开命运之锁,走向成功的钥匙;乐观向上,不懈奋斗,终会铸就辉煌!读此文,令人泪目,有悲伤的泪,有庆幸的泪,也为挚友挚情感动的泪。

    过而知之 评论自晓方
  • 120
    母亲摊的煎饼

    “春天里刮大风,吃煎饼卷大葱。”春天到了,不禁让我想起童年时的儿歌。那时候煎饼就是我的蛋糕,就是我的巧克力,它是我最爱吃的东西。摊煎饼的原料有高粱面和苞米面,而我们家只能用得...

  • 120
    晓方

    我和晓方相识相知50余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看到一个有过失落和迷茫,有过磨难和挫折,但始终坚信奋斗会改变命运的人;一个刚毅笃行,聪明睿智,阳光豁达的人;一位对我影响较大的挚...

  • 120
    忆中夫

    中夫者,王忠福。中夫是他的笔名。我1987年12月从本溪市调入大连市司法局,组织上先是安排我到《大连法制报》报社工作。中夫是报社的美术编辑。从那时起,我俩相处34年从未间断,...

  • 120
    那山,那水,那地方(三)

    我在那山那水那地方还有一段当“叛徒”,又做“囚徒”的往事…… 1968年12月,我刚下乡到本溪县草河掌公社郭家堡子大队,就被派到“清队工作组”,懵懵懂懂地跟着组长刘爱国同志,...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与什么人相处,是影响人生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 这是那个时代知青在农村的真实写照。无论何种境地,初踏社会的年轻人总是朝气蓬勃,充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不免莽撞和失误,但那也是历练,也是成熟的开始啊。这种历练对走好人生的路是多么重要!

  • 120
    那山,那水,那地方(二)

    1968年末,在那个"云水怒","风雷激"的特殊年代,18岁的我,怀揣"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荡漾激情,来到本溪县草河掌公社郭家堡子大队的广阔天地扎根务农。草河掌处于辽东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