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篇中,我们聊了“流沙隐喻”帮助我们看见挣扎的代价,接着用“解离”、“当下觉察”和“我是棋盘”练习学会退后一步,不再被想法和情绪绑架。接下来,很自然会有个问题:那我该往哪...
在前两篇中,我们聊了“流沙隐喻”帮助我们看见挣扎的代价,接着用“解离”、“当下觉察”和“我是棋盘”练习学会退后一步,不再被想法和情绪绑架。接下来,很自然会有个问题:那我该往哪...
这是系列的第二篇,延续上一篇的“流沙隐喻”和“接纳”,今天我们来聊聊ACT的另外三个关键过程:认知解离(Defusion)、当下觉察(Being Present)以及观察者自...
我准备在接下来的几篇中,跟大家分享一下《Get Out of Your Mind and Into Your Life》这本书,作者是Steven C. Hayes和Spen...
前面几篇,我们一步步地讲了观察情绪、动起来;换个角度看世界;想象一点好起来的可能。今天要讲的是怎么让“好一点的感觉”不只是偶尔出现,而是经常来? 很多人可能试过一些方法,一开...
在前面两篇文章里,我们说到了怎样通过监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逐步找回一点点正向体验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积极情感治疗[https://mp.weixin.qq.com/s?__b...
今天接着把之前关于积极情感治疗的第二部分分享一下。第一篇文章请参看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积极情感治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
最近在践行存在主义/哲学咨询(existential/philosophy counselling),对“活出真实的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曾经以为“真实”就是忠于自己,坦坦...
最近,我遇到了好几个关于应对强烈内在自我批评的案例。很多时候,这些内在的批评声音源自我们成长环境中的权威批评者。由于这些批评形象过于根深蒂固,对我们的影响巨大,我们逐渐将这些...
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聊了很多她的生活智慧,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人生哲理,但都是点点滴滴从生活中萃取出来的智慧精华。 她今年60岁,跟老公关系不错,夫妻两...
最近读了乔丹·彼得森的《意义的地图》(Maps of Meaning),书中探讨了信仰体系的本质,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体验和行为。回过头想,我们很多行为和选择,其实背后都有...
昨天分享的《Childhood Narcissism》一书,其中提到了适度/中庸育儿的理念,引发了我对自己育儿方式的一些反思。 作为父母,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都认为给孩子的爱越...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如何在儿童时期调整养育方式来避免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书。Mary Ann Little 的《Childhood Narcissism》。这本书让我有...
在心理咨询中,治疗师对NPD自恋者的核心态度是“有同理心的对抗”(empathic confrontation),就是一方面可以理解他们的感受,另一方面不带情绪地坚定立场。这...
最近读到Wendy Behary的《Disarming the Narcissist》这本书,想和大家聊聊自恋型人格,这个词或许听起来有些沉重,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这些...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Michael Easter的《Scarcity Brain》(《稀缺性大脑》)这本书。书中讨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稀缺感”支配的,这种感觉驱使我们不断追求...
最近我在查一些儿童心理咨询的资料,碰巧看到一个特别实用的情绪引导指南,感觉特别适合咱们这些每天忙得团团转的父母。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当然,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有些特别问...
为什么我陷入模式,如何打破僵局 为什么我会做出某个决定?为什么有时我觉得自己被困在某种模式中?又为什么有时我能轻松克服挑战,而有时却感到无力?为什么我渴望某些事物,却对其他事...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常常渴望“活出自我”,也就是跟随内心,找到所谓的“真实自我”,过一种顺应内心渴望的生活。对于那些习惯了外界条条框框、努力做好本分的人来说,这种追求十分自然...
在澳洲,我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热线的志愿者,接触过许多不同的来电者。其中一位名叫Barry的老者,是我们的一位frequent caller。Barry 现年八十多岁,住在养老院...
今天我们来讨论Corey Keyes的《Languishing: How to Feel Alive Again in a World That Wears Us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