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湖南
  • 压死骆驼的是哪一根草

    下课了,林晓随着黑压压的人群一起沿着知行路朝着学校大门走。这是教学楼后的一条路,离校门绕了一大圈。天已经全黑,毕竟已经是晚上九点半,树影在暗处随着风微微摇动,现在已经是十一月...

  • 《追风筝的人》杂感

    追风筝是阿富汗地区的风俗:将风筝高高放起,通过浸润玻璃的锋利的绳子割断对手的风筝,并抢夺回掉落的风筝以获得胜利。在书中,追风筝的人是哈桑——主人公阿米尔的仆人、从小的玩伴,他...

  • 黑夜

    黑夜是我一天中最喜欢的时间段。当太阳隐没,阳光进入另外一个半球,整个区域陷入黑暗,仿佛给所有的一切都加上一层保护色,模糊又柔和,将所有的温柔包裹,是天体物理给与的天然礼物。 ...

  • 愿你克服偏见

    开始看《杀死一只知更鸟》不是偶然。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的大名,那时想:杀死一只知更鸟,能写出什么有趣的东西呢?怀着这样的偏见,将这本书抛之脑后。后来,读了一些欧美作品,觉...

  • 又逢中秋

    国人的一年里有几个及其盛大的节日,中秋算一个。可不是盛大吗?不仅有专门的吃食——月饼,还有配套的活动——赏月,有相应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连带着代言人都有了,那当然就是嫦娥...

  • 夏日

    夏日总是与热浪联系在一起的。 已入立秋,北方的城市渐渐有了凉意,南方却还是处在一片火热之中,温度居高不下,整日被毒辣的阳光烘烤着。 正值七、八月份三伏天时期,也就是湖南腹地最...

  • 长沙的雨

    四月下旬,长沙的雨已经连续下了一个星期了。 雨或者淅淅沙沙,或者朦朦胧胧,或者豆大……这些雨的不同形态,长沙都能见到。一连一个星期的雨,每天下啊下,整个世界都是湿漉漉的。空气...

  • 读《草木人间》

    听说汪曾祺的散文写的很好,买来一本《人间草木》看。 拿到书,首先端详了一下书的装帧设计。这本书的装帧很有感觉——没有深入了解过装帧设计,不敢评价,只能说“有感觉”。封面用汪老...

  • 《我们仨》杂感

    少年时期也曾读过《我们仨》,大概是仰慕它的大名,但年少无知,开篇的隐喻就让我摸不着头脑,因而读了几页就丢开了,此后一直没能捡起。现在重新捧来读,竟觉得很“爽口”,一路流畅读下...

  • 记亲历疫情

    从3月26日到4月9日,经过了十多天的封禁后,师大解封了。道路上的隔板已经开了豁口,岳麓山下的这一片土地终又通过道路彼此相连。 天还是那样蓝,树还是那样绿,天渐暖,一切都显得...

  • 人与真实

    去年蓝田记者节,了解到有柴静这么一个人,继而知道她写了一本书《看见》。网上这本书的风评还不错,我挺喜欢看这一类有关见闻的书,于是头脑一热,不假思索的买来了。封面就吸引住我了,...

  • 香樟

    从小到大,就读的学校里,都是“树木环合”的,这似乎是学校的传统,现在到了大学,也还有几处是以树木命名的。 在南方,最常见的树种是樟树,樟树又名香樟,会散发一股淡淡的香味,用于...

  • 120
    《文化苦旅》杂感

    余秋雨先生是真正的大学者,学贯中西,通晓古今,拥有文人仕者所拥有的一切情思和悲悯。他在苦旅文化,也在为苦难的人们和逝去的历史挖掘价值,将这些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世人。他为我们献出...

  • 120
    杏花疏影

    手机图库里躺着一张玫瑰花的照片,那是一枝橘粉色的花,饱满的花骨朵含苞待放,淡淡的幽香在宁静的夜晚里阵阵袭来。它矗在卡其色的装了半杯水的陶瓷杯里,在暖黄色的台灯下静静的开放。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