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感受】“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感受】“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
卷二之 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
(原文)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__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
(原文)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如泻。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感受】除了自身阴阳得动态平衡,也需与外界的四季的五行相平...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厚则发热。 【感受】“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与该论...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感受】古...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这里开始第二卷了,开始整体讲中华文化一直围绕的,也千变万化中一直存在的阴阳,阴阳与身体运行的关系。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卷一之 金匮真言论 原文: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攸受乎?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故病在头。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
(原文)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
卷一之 金匮真言论 原文: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
在《易经·系辞》有讲:“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两仪”可解释为阴阳,“阴阳”前文也多次讲,但具体没有解释,那现在就用我的理解的先来解释一下阴...
卷一之 金匮真言论 原文: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黄帝问:天有八风:东风(俗称婴儿风)、东南风(弱风)、南风(大...
卷一之 生气通天论 原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卷一之 生气通天论 原文: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
卷一之 生气通天论 原文: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乃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
(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