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长久地不离开仁德,别的学生么,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 【解读】“英雄不...
【原文】子谓仲弓,曰:“犂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谈到冉雍,说:“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作牺牲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
【原文】6.1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
【原文】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一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 【原文】6.2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
这篇文章围绕儒家思想中几个核心命题展开论述,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深刻阐释了儒家的价值观念。全文可分为七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婚姻观与识人之道 孔子择婿的标准体现了儒家重视...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祗是赶不上我的喜欢学问罢了。” 【解读】...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便自我责备的哩。” 【解读】人性往往囿于自我中心的窠臼,惯于苛...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轻字当删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
【原文】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酰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说自己没有,]却到邻人那里转讨一点给人。” 【解读】...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念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 【解读】伯夷、叔齐作为商末孤竹君之子,其...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们志向高大得很,文彩又都斐然可观,我不知...
【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节,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节,便装儍。他那聪明,别人赶得上...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解读】孔子说"再思可矣",看似与常言"三...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弒齐君,陈...
【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替一种叫蔡的大乌龟盖了一间屋,有雕刻着像山一样的斗栱和画着藻草的梁上短柱,这个人的聪明怎么这样呢...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相交越久,别人越发恭敬他。” 【解读】"久而敬之"有两种理解:一是相处越久,人们越发...
【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