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南
  • 体验意义感的途径

    生活的意义不是我们能够直接寻找并且获得的东西,我们越是理性地去寻找它,我们越可能错过它。 从来源上说,有三种途径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意义感:爱与被爱的亲密关系、创造性地从事某种工...

  • 致友英华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英华,你好: 一晃三十多年,见字如面。我辞职走时,你在腾冲工地,没在基地,加之你姐那事,我仔细思量,她是老师,我又辞职,生活都在动荡之中,故不好意思跟她...

  • “优化”人员

    最近公司重新定岗定员,将多余人员安排到一线岗位。美其名曰“优化”。”这几天开始优化工作了,上班气氛很压抑。 我们部门超员一名,需要优化出去。最终将平时干活最少的、再剩一年半退...

  • 120
    每天推荐一本书 || 第2471天

    积硅步,至千里,日复一日,静待花开~ -------------------------------------- 感受到“三个世界”。 物质世界的钥匙是金钱和权力。 知识世...

  • 提醒适可而止

    生活中,有时候碰到一些事情总想提醒提醒,但会让人感到是多余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判断被尊重,自己的能力被看见。被信任的人,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会更主动地去完成一件事。相反,如...

  • 120
    2025-09-17晨间日记

    又是新的一天,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昨晚睡得晚,也很疲乏,早上被定闹叫醒。立即签到传家书,听读写功课,上传打卡。 昨天是大美新疆之旅的第五天,一直在路上,在车上十一个...

  • 120
    学习阳明心学笔记

    在《答南元善》中阳明先生对面对挫折的人分为三类:一是高抗通脱之士 。这类人士能捐弃功名利禄,但尚未达到“道”的境界,仍受世俗羁绊。二是避世之徒。他们或沉迷外道、诗酒,或因意气...

  • 120
    名言警句(15)

    【存养类·1】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译文】涵养虚心便是做人学问。去除烦恼心性自然祥和。 【感悟】虚其心便是养心,养性,养德。

  • 孝媳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馨主题写作第二十期:反义词大PK。主题(忠贞),PK对象:落叶无痕262826,PK内容:忠贞与背叛。 商人刘玉章出外经商三年,音...

  • 涉世已深,踏水而行

    凌晨时分,雷声翻涌,暴雨如注。 一整夜的雨并没有在清晨收敛,反而愈演愈烈。儿子班级群里发来提醒“到校时间推迟到九点……今天不对学生进行考勤,安全第一”,那一刻...

  • 120
    在经历中成长 在成长中懂得

    学会释然,学会放下。不属于自己的,就放手扔掉。得不到的,就慢慢释怀。人生难得一知己,赏心只需两三枝。我们这一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会与无数人擦肩而过,但最终都消失在茫茫人...

  • 表达之一百三十三:奇说(三)

    奇说,又称“矛盾”,是故意使用反义结构,形成自相矛盾的表层语意,来表达富有哲理性的内容,抒发含蓄、强烈的感情,或进行讽刺抨击的一种修辞方式。名“妙语”、“奇说”、“巧用矛盾”...

  • 公开课的“雨”,能浇灭我的紧张吗?

    校公开课活动又双叒叕来了,偏偏从我们班打头阵,还要迎接中心校领导听课——心像被一只手攥紧,连呼吸都带着紧绷的慌。 这份紧张,一下子勾回了刚调到本乡里的前两年的听课记忆...

  • 夜读陶诗文||陶渊明《斫雷公·搜神后记》

    【原文】吴兴人章苟者,五月中,于田中耕,以饭置菰里,每晚取食,饭亦已尽。如此非一。后伺之,见一大蛇偷食。苟遂以鈠斫之,蛇便走去。苟逐之,至一坂,有穴,便入穴。但闻啼声云:“斫...

  • 120
    绘画感悟||努力做美的创造者

    很荣幸代表本次参与公益绘画活动的学员发言,也算是作为学员,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大家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 一、这是一次对美的双向奔赴 参加本次公益活动的学员,大多是女士,大家也都...

  • 难忘丰大夫

    给我看过病的 医生,唯独丰大夫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南方人,体型却像北方人一样高大魁梧,甚至行动有点儿笨拙。他是学中医的,摆弄那些比绣花针还细的银针,却玩的那么灵巧自如。给人...

  • 120
    放下欲望的枷锁

    随着我们长大,不断接触外界,见得多,看得远,所需所想随之而来,而愿望也越来越多,精力也越分散。心会跟着欲望一起飘飞,总是觉得自己的东西还不够,难以满足心的渴求。于是不...

  • 敏儿姐卖房

    敏儿姐当年买二套房跟大多数人一样,是为了改善住房。 改善住房首先得大,然后最好离现在的房子近,方便以后跟老人分开住。这是敏儿姐买房的初衷。但是看房到最后,她把房子...

  • 矛盾,凡是要咬咬牙才能下的决心不是好决心。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1期“矛盾”专题活动。 1. 伊凡,五十多岁,一家企业技术室工作。混了半生,还是副科。 他肌肌瘦瘦,长发,戴副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