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安徽
  • 辞意俱不尽,山海有相连

    花外庄周蝶,松间御寇风。古人漫尔说西东。 何似自家识取、卖油翁? ——《南歌子》 列御寇里记载着:东海之上有喜爱鸥鸟之人,他每每来到海边,成群的海鸥环绕身侧,与之亲近玩耍。海...

  • 十五年,他一个人的祭祀之路

    我有太多次去读“史铁生”的机会,在我十八岁骤然残疾的那年,在一年后我完全沉浸在文学世界时,在余华、莫言的访谈里频频提到那位爽朗的故人时。都有朋友发来消息,说:读一读史铁生吧,...

  • 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

    《夜航船》的开篇,一老僧与一士子同船夜渡。士高谈阔论,僧屈腿而眠。一时,言语似有漏,僧因问: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答:两个人;又问: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答:是一个人...

  • 疏瀹山河散怀抱

    一个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示现。昆虫有昆虫的示现,飞鸟有飞鸟的示现。人,从大地上经过,一切行履,皆是见证。 ——题记 是很多年前的一个黄昏,听闻连山先生从上海回到合肥,...

  • 辞意俱不尽,山海有相连

    花外庄周蝶,松间御寇风。古人漫尔说西东。 何似自家识取、卖油翁? ——《南歌子》 列御寇里记载着:东海之上有喜爱鸥鸟之人,他每每来到海边,成群的海鸥环绕身侧,与之亲近玩耍。海...

  • 观于沧海难为水

    姑苏董安仁每每以一句“观于沧海者难为水,游于圣门者难为言”起兴,喟然是一声短叹,再以后便是数月的没有任何讯息。 她是我年少的故交,24岁那年随贞元先生入门修学,自此与红尘判若...

  • 秋浦行不尽,书院有回音

    我曾两次遇见书院,一次是12年初夏,一次是13年暮春。那时我还年少,沉浸于文艺作品,沉浸于诗和远方里,它们虽出现在我眼前,其实我并没有看见。命运不得已,亲自操刀上阵,倒带重演...

  • Moli,梅花宜冷君宜热

    我第一次见到Moli是19岁时,她瘦削、修长、肌肤莹白到自带光感,一点也不像初来人间的模样。她径直住进我家中,而我却是在几天后才同她打了第一个照面。 “你好啊,Moli.”我...

  • 因病养成闺阁气

    旧时闺中女子,长日无事,闲居阁中。春天柳絮吹落窗匛,夏季暴雨携来荷香,深秋明月隐于竹林,冬日里白雪一朵朵飘在了梅花上。她们刺绣、临帖、赋诗、弹琴,用着一切方式记录着这司空见惯...

  • 他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我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

    “伍尔夫写《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说: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那么她必须拥有两样东西,一样是金钱,另一样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话没有更多的激励到女作家,却某种程度上拉动了房...

  • 爱,是自我对话的完成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遥远的人,他从来都不让你绝望,是你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 ——题记 有一年,每个周二、周五的...

  • 春以为期,密约沉沉

    四年,足够用完我的年少。把一颗完整的少年心赠与你,赠与数个夏雷阵阵冬雪皑皑的旦夕,执手祸福,从不言弃。而所有好辰光都消耗,到头来还是送君千里。可惜我再没有轻狂可留,伴我走的是...

  • 桃花曲

    <第一世> 她是疏影横斜里的一树桃花,春风吹到枝头,便次第开放。暗香浮动,在月色里,在清风中,韶华染做胭脂红。 她为等待而生,却不知他何时才来,或许明日,或许他年,或许下一场...

  • 行尽南北十八春

    余华写《十八岁出门远行》时,是二十六岁。七年后他写出《活着》,被翻译成40余种语言。而他的朋友,那个写作主题始终没有离开过高密县东北乡的莫言,在8000公里外的瑞典获得诺贝尔...

  • 120
    神仙一局,世事常新

    神仙的衣袂,宽大而幽隐,不止后世难觅踪迹,当时人亦难见大全。散逸于人世间,神仙可能就是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一个贩货郎;当你起身去寻,最像的那一个可能只是装神者的一场自导自演。 ...

个人介绍
🌳 庄子学人,专栏作者
📖 涉事宗经,依仁游艺
🌸 讲庄子|做短剧 | 疏瀹澡雪,冼心炼句。乘物,游心,师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