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篇)《华为的冬天》深深地击中了我(一)

泰坦尼克号在欢呼声中出海,撞上冰山沉没

一、青少公司自满情绪泛滥,让我重回失眠态:

青少公司历经13年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小微公司,收入几千万利润区区几百万而已。它的发展危机,几年前就在那儿了,只是没有人去重视它,不愿去面对它,一忙起来就没空去找危机的应对措施,当然包括我。

早在前年,我们就看到青少展演的无序竞争,同质化竞争;看到新生儿出生率大幅降低;看到经济的下行和家长收入的降低;看到我们的客户续费难,新招难,甚至倒闭。我们几年前就看到传媒1号作为公众号已成旧媒体,会面临同20年前电视被互联网取代一样的发展困境。

我们究竟面临怎样的危机?

二、高管团队的危机意识不足,这是最可怕的。

首先是以我为主的高管团队危机意识不足,这是最最可怕的。展演从人数上少了2000人,考级预计会降低20000人。今年的预期销售额会降低600万,出现五年以来公司较高速增长的首次负增长。这还不够么?很多公司就是在员工的自满声中轰然倒塌的,从发现下滑到倒闭,无力回天,一般就两三年的功夫。

有这种自满的情绪也正常。四年以来花样少年展演的选手规模一直在万人以上,高峰时期达到13000人,我在开幕式等场合也说过,我们在展演的规模、专业性、口碑和影响力等方面一直领先,还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自满的情绪从我就有,这是我要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虽然我在公司10周年的关于未来10年战略中说,我们战略的第一条就是“树立牢固的危机意识。新十年是经济下行的十年,教育行业一路高歌的时代时代已成历史,公司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活下去是公司的最低纲领,也是最高纲领,只有活下去,才能谈发展和壮大,才能谈客户价值和自我成长。想活下去,惟有以组织能力,即学习、创新、奋斗的能力来应对不确定性。”  

我翻了一下我的朋友圈,在一年来跟华为打交道,认识了近20人,我去华为的东莞总部去了两趟,对华为的理解从在“门外汉”到了迈入华为大门阶段。最近产教融合公司已经同华为公司深度合作,在811这天发布了全员华为战略。选择跟华为合作,首先是因为借助华为的产品,促进我们的销售;借助华为的影响力,提升我们的品牌;更是,通过华为的危机文化、奋斗文化、狼性文化、熵减文化,逐步重塑凤凰数媒公司的企业文化。

跟我打交道的华为人的奋斗精神,让我从员工的拼命工作的维度深刻理解了华为为何能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能够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2024年重回8300多亿的销售额:他们会每天盯着客户爸爸,开会讨论工作,然后盯着丙方的战略合作方,经常在半夜三更去修改方案,直到签约,直到回款到华为账户;他们会接受每年四次的考核 330,630,930,1230,如果完不成业绩,他们随时会被淘汰;他们会三年被轮一次岗,到异地去工作;居然他们没有抱怨。尤其是海外市场,如果人力资源部安排你去,你不去,基本就可以考虑离职了。

三、8月17日给全员的一封信:传大凤凰会在三四年内倒闭。

星期日,在8月18日召开传大凤凰全员会的前一天,我在园区的单项空间书店,写下致传大凤凰全体员工的一封短信:

2001年,华为的销售额已上升到220亿元,员工16000人,华为在中国电子百强中位列前十,利润高居榜首。另一方面,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华为管理效益下滑,已经沾染大企业病,奋斗精神逐步减退,员工没有危机意识。任正非先生在此背景下,发布《华为的冬天》。

 任正非说,泰坦尼克是在欢呼声中沉没的。华为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准备迎接,这是我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铁律。

传大凤凰目前的体量根本没法和2001年的华为相比。今年的总展演比去年少了2000人,考级也在下滑中。我们都归咎于大环境。 我们要看到自己的成绩,更要去分析华语行和中国故事听我说为什么做的好,分析曹灿杯为何今年仍能保持万余人的规模。

传大凤凰经出现5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

如果没有措施让传大凤凰扭转下滑的颓势,四年后的传大凤凰面临的一定会倒闭。

是我先提出庆功这个词的,我反复思考后,明确8月18日的大会首先不是“庆功会”,是上半年的总结会和下半年的工作部署会。我们也要充分肯定本届展演的秩序好,闭幕式流畅、客户满意度高等亮点。

展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非常残酷的战争。

危机已经显现,再不做准备,我们就无力回天了。

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四、传大凤凰的高福利体系和温和的“家文化”,已慢慢让总部员工危机意识丧失,奋斗慢慢成为口号。

八年来,我致力于打造传大凤凰的福利体系,让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希望通过高福利体系凝聚员工:工资诚然在行业中不算高,居中,但是五险一金是少有的足额缴纳的公司,尤其是福利体系,包含了三八节礼物、端午节粽子、中秋节月饼、春节特产、体检福利、生日福利、展演红包、春节过节费、培训成长福利等等,使得公司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股东回报减少。

然而,这并没有让员工珍惜这份工作,员工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回报。

然后,有的员工还惦记着加了几天班,赶紧倒休掉,觉得不倒休就吃亏了就让公司占了便宜。他们根本不去看身边多少人失业,不去看多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更不去想他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稀缺性)究竟有没有,不去想传大凤凰给了他们多少赋能。

请问,哪里来那么多“理所当然”?

请问,如果公司倒闭了,你要不要重新去找工作?

请问,你在传大凤凰这些年,打造了哪些稀缺能力;离开了传大凤凰,有没有公司接纳你,又能给你开出多少工资?

传大凤凰不是家,传大凤凰没有能力养大家一辈子。

危机意识的树立,从我开始,从副总开始,从中层干部开始。

不止是危机意识,更要想出来应对危机的举措(见下篇),然后以身作则,从我开始做出改变。

去做一个奋斗者,具有狼性精神,还要勇于自我批判。


结语:

各位传大凤凰人,谨记:我们在同一条船上,这艘船不是航空母舰,这艘船抗风浪的能力极其有限。

我们要做的是,树立牢固的危机意识,长期艰苦奋斗,一起让这艘小船在惊涛骇浪中不沉没,还要抵达理想的彼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