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孔子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于义,小人所了解的在于利。”义利之辨,是君子小人的分水岭。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因为所喻的内涵不同,而展现...
“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孔子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于义,小人所了解的在于利。”义利之辨,是君子小人的分水岭。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因为所喻的内涵不同,而展现...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夫子讲的知识学问,是可以听到的;夫子讲的性与天道,是难得听到的。” 认知收获 (1)文章,并不...
有一天,孔子说,“如果大道无法推行,那我就乘坐小木筏到海外去,肯跟随我出海的,恐怕就只有子路了吧?”子路听到老师这么说,很高兴,可孔子接着又说,“子路比我还勇敢,只是还找不到...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yuè)。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他答道:“我对做官还没有什么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孔子让漆雕开去从政,漆雕开却婉言谢绝,说自己...
选择仁者所居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美地。所谓美就是跟他一起住,就能受他的影响,得到提升。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贤德的人,要以他为榜样 ,向...
藕益大师用“千里比肩,百世接踵”的典故来点评此章。此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说有一个叫作淳于髡(kūn)的贤人一日之内向宣王推荐七名贤人,宣王觉得太多了,说道:“我听说千里...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我们先来看,知,犹识也。常记在心之义,父母的...
非常感谢黄勇老师独出心裁地讲解,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地一句句提问,唤醒了迷于事项的我,渐渐开始思惟究竟什么才是内求?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贡曾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士?孔子第一个词说的就是“行己有耻”,“有耻”,就是他对自己有要求,心中一定有所遵循、秉持的道德仁义。 一个士说是志于道,却要讲究吃喝穿戴,这是应...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们分成三个小段先...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wù)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喜好人、如何憎恶人。” 为什么仁者能好人、恶人,不仁者不能好人、恶人? 仁的...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一章呢,古注大多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汉唐时期的注解,说:我不希望他人欺负我,那我呢,也不愿意...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儿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只有高人才能读懂高人,只有相同能量的人,才能在人群中相互识别、相互欣赏。 仪封人姓甚名谁已无可考,在《论语》里虽惊鸿一瞥,但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个人极喜欢这一章。 在这一...
今天我学到了: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牌位用什么树...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谄,用卑贱的态度奉承、讨好别人。夫子说:“对国君行君臣之礼,人们却以为在献谄媚。”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孔安国注:“时,事君者多无礼...
今天我学到了:一、本章要点 (一)孔子去杞国、宋国求文献验证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 1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
今天我学到了: 原文“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 一、本章要点: 1、 面对学生的拒绝,孔老夫子什么态度? 面对学生的拒绝,孔子没有再继续要求...
今天我学到了: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译文】 1〉第一种理解:夷狄尚有尊君之礼仪,华夏却是君臣失位,不如夷狄。 2〉第二种理解:夷狄虽有君...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夫子说:“去祭拜别人的祖先,是谄媚的表现。遇见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是不勇敢的表现。” 刘宝楠《论语正义》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