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辽宁
  • 家是创造爱和安全的地方

    最近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进阶培训,培训中“家是创造爱和安全的地方”这句话,让我难以忘怀。 培训中提到,了解孩子要“学理论,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虽然女儿还没到青春期,...

  • 在理想与现实间跋涉

    这个假期,在新网师的群里再次看到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时,书桌前的台灯正发出嗡嗡的低鸣。这声音像极了我过去11 年教学生涯里那些重复的晨昏——批改不完的作业、喧闹的课间...

  • 打破学科壁垒,开启教育新篇——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有感

    拿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这本书时,身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内心充满了期待与好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

  • 爸爸也不会

    晚饭刚收拾完,小家伙就趴在餐桌上哭丧着脸。铅笔在草稿纸上戳出好几个小黑点,纸上被她用红笔圈了三圈,像只张牙舞爪的小怪兽。 “爸爸,你能来帮我一下吗,这题我读了八遍,还是不会。...

  • “老师,你批到我的作业了吗?”

    按照惯例,为了防止孩子们在寒暑假“放飞自我”, 放假前我便和孩子们约定好,每周会在班级群收一次作业,孩子们按要求上传一周的成果。上周五,我如约发布了作业链接。但由于这段时间自...

  • 老师,暑假不想写作业呀

    “老师,求求你了,暑假能不能……不要布置作业?” 说这话的是我们班的小机灵鬼——博雅。她歪着头,一双眼睛扑闪扑闪的,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像是在跟我许愿。她那一本正经的小表情看得...

  • 数字浪潮中的温情守护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I语音助手遍布的今天,童年已被深深地打上了“数字”的烙印。《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这本书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儿童成长的真实图景,也是...

  • 当屏幕亮起时

    那天晚上,微信提示音突然响起,是小黄的家长发来消息:“老师,小黄最近的作业总是出错,我看他的回家作业,是不是学习退步了?”看到消息,我心里一紧,小黄一直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最...

  • 小叛逆,小期待

    子洋是我们班最“出名”的孩子。他的名气不是因为学习多优秀,也不是因为才艺多出众,而是因为——他太调皮了。上课插话、课间打闹、作业潦草、回家还会忘带作业本……你能想到的“熊孩子...

  • 宝葫芦的秘密

    亲爱的五星小朋友: 我们一起读完了张天翼爷爷写的《宝葫芦的秘密》(谢谢永健借给曹老师的书),王葆的故事是不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又刺激又让人忍不住想很多?老师读完啊,心里也像打翻...

  • 《幸福力教育》读后感

    翻开王薇华老师的《幸福力教育》,我仿佛走进了一间充满阳光的教室。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细腻而真挚的笔触,娓娓道来她对教育的思考、对孩子的理解,以及她对“幸福”这一教育终极目标的深...

  • 小小的礼物

    “还想要曹老师的橡皮的人举手?”话一出口,孩子们全都欻欻地举起手,包括刚刚已经拿到的同学在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伴着红扑扑的笑脸,还有充满渴望的眼神,我一下子就“膨胀了”,当着他...

  • 拒绝愧疚式教育

    “老师,我真的已经为他付出太多了,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不争气。”看到孩子母亲一脸的痛苦,再看看孩子尴尬又受伤的脸庞,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大脑却猛地蹦出由来已久的愧疚式教育的...

  • “小火山”

    阿杰,是个让同学们又害怕又无奈的存在。只要稍有不顺,他就像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有人无意碰了一下他的桌子,他会猛地推回去;小组讨论时,队友不小心抢了他的发言机会,他就...

  • 《教育中的直觉》读后感

    教育之眼——当理性遇见直觉 翻开内尔·诺丁斯的《教育中的直觉》,仿佛走进一间充满阳光的教室,空气中飘散着粉笔灰与希望的味道。这位关怀伦理学的代表人物,用她特有的温柔而坚定的...

  • 快乐的羊角球

    在最近的一次大课间活动中,班级的队伍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的蓝色袋子。起初,孩子们对这个袋子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只是随意地提到这是某位老师放置在那里的说是给班级的,他们也不知...

  • 拥抱自己

    学会“拥抱自己”,是那一年,我带的一个调皮学生——小志。 小志是我们班最“特别”的孩子。他聪明、反应快,但总是静不下心来听课,不是东张西望,就是打断老师讲话。作业更是三天打鱼...

  • 换个角度去想想

    换个角度去想想 班里有个男孩叫小磊,成绩不算拔尖,但很聪明,只是上课总喜欢插话,经常打断我讲课的节奏。几次提醒无效后,我开始对他产生了些许偏见——总觉得他是个“捣乱分子”。 ...

  • 《谈写作》读后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常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陷入困惑:为何孩子们面对"最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题目时,笔下流淌出的总是"妈妈送伞""同学...

  • 小浩的逆袭

    小浩,是老师们公认的“头疼学生”。他的课桌永远是班级里最乱的,书本皱皱巴巴,作业本封面总是东翘西折。上课时,他的眼神总是游离不定,不是在桌洞里摸索玩具,就是偷偷画着自己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