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节二年级数学跨学科主题课,以“用身体部位当尺子测量”为核心,把数学、语文、美术融在实践里,特别鲜活。 课上先让学生发现身上的“尺子”(比如一拃、一步),再用这些“尺子”...
这是一节二年级数学跨学科主题课,以“用身体部位当尺子测量”为核心,把数学、语文、美术融在实践里,特别鲜活。 课上先让学生发现身上的“尺子”(比如一拃、一步),再用这些“尺子”...
这个一年级“数学连环画”课例让我眼前一亮:它以“向幼儿园小朋友讲数学”为真实情境,把数学、语文、美术揉进“找—画—讲”的环节里,既有趣又落地。 最巧的是“真实任务驱动”——给...
“欢乐购物街”是一年级围绕人民币展开的跨学科主题活动,以真实购物情境串联7课时,融合数学、语文、道法三科知识,既落实“认识元角分”的课标要求,也培养金融素养与节约意识。 活动...
这篇内容让我厘清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地逻辑:它不是学科“拼接”,而是学校层面的系统工程。 首先是顶层设计的两个核心:学科内要纵向梳理各年级主题,平衡知识与素养的分布;学科间要...
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了学科壁垒,对教师提出了全新挑战。教师需主动扩容知识储备,从“单科本位”转向“综合实践”,还要联合多学科教师协作,共同设计学习目标、任务与评价。 在实践中,...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2022版课标下的教学新方向,其实施需突破预设、灵活应对“变数”,核心要注意三点: 一是突出学生自主性。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应放权让其参与任务设计(如主题内容...
读完这篇关于“好教师”的文章,我对“何为会管学生的好教师”有了新思考。 文中吴老师不说教、让学生讨论发表意见,从不发脾气罚抄,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念念不忘;还有杨先生的“土办...
面对二年级学生“打地鼠式”讲话,核心是用趣味规则替代强硬压制,用高频互动抓住注意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易分散,且需要明确的正向引导。 1. 先立“可视化”规则,让纪律...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是设计的有机组成,需与目标、任务、过程同步规划。其一,评价要回应目标且整体规划,它以主题学习目标为靶心,涵盖知识理解、技能运用、态度养成等多维度,同时要规...
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设计需把握三大关键环节。首先是确定核心任务,它作为“驱动问题”,要具备开放性、探究性与联结性,像“制定校园节水行动指南”这类任务,能串联多学科知识,激发学生...
“测量”一直是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图形的特征,同时,测量的过程也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和应用其他数学知识的机会...
1791年,法国科学家认为地球的大小是不变的,并提出把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的长度作为1米,按这个标准制成的标准米是1根铂棒,称为存档米原器。 1872年,26个国家的代表...
这周专门留了下午的课间,把几个常欠作业的孩子叫到跟前,盯着他们一道题一道题补。一个孩子就得耗上整段时间,我稍移开视线,笔尖就停了,要么转橡皮要么抠指甲,非得我念着“下一步算什...
读罢这篇文章,我深受触动。文中揭示了一些被社会认可的“好教师”,实则在教育行为中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教师为了维持“好教师”的形象,过度控制学生,用罚抄、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管...
在阅读关于程红兵校长与儿童语言的文字时,我深感教育中“儿童语言”的珍贵与易逝。 程红兵校长从高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时,因孩子天真的“校长爷爷好”而陷入对“如何与孩子说话”的思考...
朱老师的这篇文章以“迟到”这一教育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不同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文化内涵,给我带来诸多思考。 文中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场景。一种是校长对迟到学...
踏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古蜀之眼”的镂空穹顶将阳光筛成细碎光斑,刚入馆便被一种穿越时空的氛围感包裹,这场参观,成了与古蜀文明最直观的对话。 展厅里,青铜大立人静静矗立,260...
读罢管老师书中第一章“抓开头”的第一、二事,深感班主任工作在开端处的学问之深。 新接班级时,向前任老师了解情况是关键一步。这不仅要关注班级的语文活动、古诗背诵、作业要求等常规...
本次微型课以“课桌长度测量”为载体,聚焦“认识厘米、掌握规范测量方法”核心目标,按“生活情境导入—非标准测量探究—统一工具学习—实操巩固”流程展开,结合课堂效果从三方面反思如...
读朱老师《柔美的教育》一文,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新的思考。文中提出“柔美的教育”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教育的钝感,即独立于权力和金钱之外,这是教育健康生长的免疫系统;二是教育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