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湖北
  • 大老何

    大老何来了,在学校门口,在老师们进出口频繁的中午时段。他熟络地跟每一个过往的老师们打着招呼,碰到男的,马上抽出手中的烟,殷勤的递上;大概两天以后,他又站在了门口,还是那个...

  • 书信岁月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从前慢》 就在我要离开并准备顺手带上门卫室后门的一刹那,那封信更确切地说是那信封上那我再...

  • 万里独步成绝学 世间再无陈寅恪

    真的没资格谈陈寅恪,没读过他的著作,没背诵过他的诗稿。单从《南渡北归》上看到他的一些记载,然后又搜罗其他的一些视频文章,看的泪目。决定整理下来,也算是大师的一种尊重。 ...

  • 北戴河旅行散记

    我们是在下午两点左右到达秦皇岛车站的,住到了一处叫康复疗养院的地,外在不怎么像宾馆,但也简洁大气,里面陈设跟众多的快捷酒店一样,精致齐全而疏离,当时天还下着雨,被褥有些潮...

  • 又是梦

    如此悠长,趁热记录下来。 我是在医院里,更具体说是在一个病房里。我肯定不是病人,也不是照顾病人的,好像也没有要探望的亲朋。一切就是单纯为我和他的相见设置的场景,就像也...

  • 让悲剧以喜剧的形式呈现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之“cult家族”

    近期有点混搭,一边听汪曾祺的《在西南联大》,一边读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无意中撞在了一起,巧合的是两部作品都是以回忆的形式呈现自己已往的生活,或实或虚。但给我的影响的...

  • 我的中小学·路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同一个学校,叫道超联中,我家离学校不远,听见学校的预备铃响出家门,一路小跑到学校基本不会迟到。不过,我们跑的时候很少,除非是早晨起来的晚了或是中午睡觉醒来...

  • 都是故事里的人

    ——《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之“病人列传” 参加一个文学颁奖盛典,印象住了几个人,有名的或是无名的,其中就有郑在欢。瘦瘦的,头发偏长,小脸煞白煞白的,单眼皮,眼神有点...

  • 《爱情的诱惑》

    用了三天,基本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有效利用上了,听完了这部五十集的小说。作者瑛子,被影视人誉为“天才故事家”,百度了一下,有几部作品的名字的确看着熟悉。 如果说《北上...

  • 听《北上》(57-64)(全集完)

    日子如同这运河的水不停地流淌,外界风云如何变幻,最能吃苦的中国老百姓还是在磨难中固守着自己的家园生长繁衍,马德福老人有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小孙女遗传了爷爷的意大利血统,...

  • 听《北上》(43-56)

    菲德尔·迪马克穿大裆裤、扎绑腿、穿布鞋、抽旱烟袋; 菲德尔·迪马克靠摆渡拉纤为生,脸呈古铜色,掀开褶皱里的皮肤,也都是黑色的; 菲德尔·迪马克喝烧酒,一口一“吱”声...

  • 听《北上》(37-42)

    “你看了,但没看到,照相机把你看到了”,孙过程在家乡无数次见到鸬鹚吞食鱼的情形,也曾从父母那儿得到过鸬鹚为什么无法吞食大鱼的答案,但直到现在,他才在小波罗的照相机里发现了...

  • 生命兀自汹涌 欢迎来到人间

    再没有比医院更现实的地方了,荒诞的残酷,沉重的狰狞。很少有作家愿意把自己扎进那个空间里,哪怕是在太平间午睡的余华。但毕飞宇是个例外,在写完《推拿》15年之后,毕飞宇推出了...

  • 听《北上》(31-36)

    嘲笑我的想当然,情节又拉回到小波罗一行人这儿。继高邮被船工老夏师徒不辞而别后,在谢平遥的斡旋之下,终于雇佣了老陈一家的船只。小波罗这次是遭了大难,被“短汗衫”孙过程为首的...

  • 嗯嗯 有错字

    鼓浪屿之歌

    正如儿子所说,2018年似乎是个界点,尽管没过去几年,但回忆起来却觉得很遥远……儿子中招考试期间,母亲出了严重的车祸,从郑大一附院出院后,我就跟着回了老家,在母亲的床头放...

  • 听《北上》(25-30)

    所有的都暂时往后退却,空气里正弥漫着爱情的气息,一切都那么的美好,睡梦中的谢望河被久聁不至的手机铃声吵醒,迷迷糊糊中被告知着一个惊天的喜讯:意中人孙艳玲此时正在运河边,他家...

  • 听《北上》(19-24)

    我主爷起义在芒砀 拔剑斩蛇天下扬 怀王也曾把旨降 两路分兵定咸阳 先进咸阳为皇上 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 也是我主洪福广 得遇那陆贾、郦生与张良 一路上秋毫无犯军威壮 我也曾约法...

  • 120
    《纳木错》不敢遗忘的美

    纳木错,那是一片令人心醉神迷的圣境。 当我第一次站在纳木错湖畔,时间仿佛凝固了。眼前是一片辽阔而湛蓝的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蓝宝石镜子,静静地镶嵌在高原之上。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

  • 听《北上》(13-18)

    “夹克”女子得到允许后把镜头对准了船民邵秉义一家,镜头就这么切换到当下的时代。邵秉义,这个在船里生儿育女跟运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男人成了镜头下的主角,结婚时传给他们两口子的...

  • 听《北上》(7-12)

    少年击剑更吹箫, 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 万千哀乐集今朝。 在我已听的章节里这首诗已经出现过两次,都是原文,结合故事的情境,听起来很是沧桑雄浑,有点喜欢...

个人介绍
喜读书,偶尔爬爬格子。有点痞,有些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