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58 司马太傅问谢车骑①:“惠子其书五车②,何以无一言入玄③?”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④。” 译文: 司马太傅(道子)问谢车骑(玄):“惠施著的书有五车之多,为什么...
![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7-0993d41a595d6ab6ef17b19496eb2f21.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原文: 58 司马太傅问谢车骑①:“惠子其书五车②,何以无一言入玄③?”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④。” 译文: 司马太傅(道子)问谢车骑(玄):“惠施著的书有五车之多,为什么...
原文: 57 僧意在瓦官寺中①,王苟子来,与共语,便使其唱理②。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③?”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④。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
原文: 56 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①,悉在会稽王许②,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③,孙语道合④,意气干云⑤,一坐咸不安孙理⑥,而辞不能屈⑦。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
原文: 55 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①,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②。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③。”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④?”正得《渔父》一篇。...
原文: 54 汰法师云①:“六通三明同归②,正异名耳③。” 译文: 竺法汰法师说:“六通和三明旨意同归,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注释: ①汰法师:指法汰。东晋僧人,也称竺法汰。...
原文: 53 张凭举孝廉,出都①,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②。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③。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④,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⑤。顷之,长史诸贤...
原文: 52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①?”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公曰:“ ‘訏谟定命,远猷辰告③。’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④。” ...
原文: 51 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①,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之固②,支初作,改辙远之③;数四交④,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其胜场⑤,安可...
原文: 49 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①?”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②。 译文: 有人问殷...
原文: 48 殷、谢诸人共集①。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②?” 译文: 殷浩、谢安等人聚会。谢便问殷:“眼睛去追随各种形象,还是各种形象自己来进入人们眼睛中呢?”...
原文: 47 康僧渊初过江①,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②,乞索以自营③。忽往殷渊源许④,值盛有宾客,殷使坐,粗与寒温⑤,遂及义理,语言辞旨,曾无愧色⑥,领略粗举⑦,一往参诣⑧,由...
原文: 46 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①,何以正善人少②,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③,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④。”一时绝叹,以为名通⑤。 译文:...
原文: 45 于法开始与支公争名①,后情渐归支,意甚不分②,遂遁迹剡下③。遣弟子出都④,语使过会稽⑤。于时支公正讲小品⑥。开戒弟子:“道林讲,比汝至⑦,当在某品中。”因示语攻...
原文: 59 初,荧惑入太微@,寻废海西②;简文登阼③,复入太微,帝恶之。时郗超为中书,在直④。引超入曰: .“天命修短,故非所计。政当无复近日事不⑥?”超曰:“大司马方将外...
原文: 58 桓公入峡①,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②,如何!” 译文: 桓公(温)率军伐蜀进入长江三峡,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峡谷中波浪奔腾,水流...
原文: 57 顾悦与简文同年①,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②;松柏之质,经霜弥茂③。” 译文: 顾悦和简文帝(司马昱)同岁,而头发却过早地变...
原文: 56 简文作抚军时①,尝与桓宣武俱入朝②,更相让在前③。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④。”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⑤。’ ” 译文: 简文帝...
原文: 55 桓公北征①,经金城③,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③,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④。 译文: 桓公(温)北征,途经金城,看到从前做琅邪内史...
原文: 54 何骠骑亡后①,徵褚公入②。既至石头③,王长史、刘尹同诣褚④,褚曰:“真长,何以处我?”真长顾王曰:“此子能言。”褚因视王,王曰:“国自有周公⑤。” 译文: 何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