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西
  • 120
    猫事狗事一一

    题目有点别扭?是有点,却不是"猫市狗市"的误写。 一患者被她家的猫咬伤来就诊,问病情却问出两个关于猫的段子。 一一猫还咬它的主人? 一一唉,出去了十来天。回来了给它洗梳,就咬...

  • 120
    当遗憾幻成绝望中的惦念一一

    人一生总有几件遗憾的事,难免。不过我这里的"遗憾"很逼仄,仅限于个人的古玩中事,纯属"没事找抽抽"型人格,却既然归于性情,借来遗憾二字一用,并不算况外。 比如,今晨浏览朋友圈...

  • 120
    幽默的惯性一一

    幽默属外来词,最早出现于西学东渐的民国时期,具体而言,属林语堂的译作。 应该说,幽默的本义与早已有之的民间笑话、诙谐、滑稽、搞笑,或者文学里的"段子",以及今时兴盛的笑果文化...

  • 120
    五一,一串名词里的徜徉一一

    五一小长假,久未联系的一老同学打电话过来:儿子五一结婚。喜事啊,当然得恭喜恭喜啦。于是乎与几个同学相约过去热闹热闹。 至凑齐了队伍赶过去时,同学的家已经爆棚:摩肩接踵,"无立...

  • 120
    《苦雨斋旧事》的涟漪一一

    在民国时期的北平,至少有两家私人"客厅"名噪一时,甚至后来被编成"段子",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一个是周作人的"苦雨斋",一个是林徽因"太太的客厅"。再要延伸也还有胡适的"圈子...

  • 120
    初识张中行一一

    孤陋寡闻,对我没有保质期,即永远有效,没有所谓过期作废之戒。尤其关于"张中行"的词条。 《苦雨斋旧事》中出现的人物较多较杂,以民国为主线,部分人名是"熟悉"的,部分只是听说过...

  • 120
    石凿的北魏一一

    借清明之闲暇,与几个朋友一起去黄河梯子崖景区春游。 梯子崖位于河津黄河龙门大峡谷之怀抱,孤陋寡闻的是只知有鲤鱼跳龙门,却不知另有梯子崖。许是凭了数万年的栉风沐雨之力,雕琢了一...

  • 120
    读书得怨一一

    常听到人说忙的,也总能看到为生活奔波的人,尤其压力山大的年轻人。不禁戚戚然。忙的人可能会生怨,闲的人呢?比如退了休的我,有时会闲得发慌,慌在你不知如何去填充它。 那就读书呗。...

  • 120
    说说喝茶一一

    喝茶喝出文化来,与我无关,便没有所谓"茶圈"。茶香,而不像白开水那么寡淡,而且有"色",是我喝茶的初衷,和始终的用意。 所谓茶香,其实是指茶叶被泡出来的某个味道:甜的、苦的、...

  • 120
    嘉庆二十五年一一

    有本书据说很显分量:《万历十五年》。有文章推荐,便很早就买了一本,初读,感觉还行吧,之后便相忘于江湖了。多年后,再见推荐文章,又寻出来复读,仍旧是:还行吧。 这本书的特殊之处...

  • 120
    说说"病"字一一

    周作人的《药堂语录》,其实与药并没什么大关系。 文人之癖,未可琢磨。不妨抛砖引玉,借坡下驴,说说与"药堂"相关连的一个字:病。毕竟,鄙人也职业医生一场。 一个病字,当年的仓颉...

  • 120
    《药堂语录》品药味

    原以为《药堂语录》里应有些饮片的。却未必,既无药,也没有验方,盖不是药书也。 才发现书"序"里,作者已有言在先:我最初颇想题作《常谈》,因为这说话如或有百一可取,那就为得其中...

  • 120
    灯笼小提杆一一

    从一线铲铲的手里得一"上了岁数"的竹制灯笼小提杆。 说是清代官家用的。这话固未可信,却观其形制、成色,无疑是有一定辈分和年代感的东东。 其尺寸不大,随形,小巧,约略一尺(33...

  • 120
    吃了吗一一

    吃了吗?这句传统的中国式问候语。 也许在国富民强的今天这三个字的境遇只是:土的掉渣。却曾几何时,它的内涵又是何其真诚,何其关怀,何其朴素的一句实用兼着时髦的语言。 吃了吗?饭...

  • 120
    无它乎?

    前两天诌了篇短文:吃了吗? 意在丰衣足食的今天,并未抹去曾经的饥饿记忆,也便不可鄙视时过境迁的:吃了吗? 就有文友友善的提醒,比"吃了吗?"更早的问候语应该是:无它乎? 无它...

  • 120
    心性难养一一

    周末坐门诊。一患者诉他的苦:一晚上尿十几次,二十次。那就是没有睡眠了呗。 却并不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也才30岁的年纪啊。 接下来才是他的真正苦诉:焦虑,无婚姻、无性生活,看...

  • 120
    种春花盆中一一

    此生,该还有几回或几十回的春天吧。但眼前的,一次是一次的春天,各不相互关联,无可替代,便不敢懈怠之。 想来妻子也是这般思路吧,才网购回了一包自己都说不出名堂的花苗稚芽。又是一...

个人介绍
文海不起波,日光自悠然。我自岸边坐,也学子牙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