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死了!”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金句出自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 特别是“上...
“上帝死了!”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金句出自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 特别是“上...
15篇短篇小说,拼贴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人的日常生活图景。 当时的都柏林正处在英国殖民的统治之下,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艰难,反殖民统治兴起然而又常常内讧...
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热爱散步。事实上,他的散步,是徒步,是精神上的漫游,更是一种与现实世界保持疏离的生存方式。 他是瑞士诗人、小说...
顾衡(读书人、艺术研究者)提供了两个解读艺术的抓手:时代之眼和甲方决定论。让我们一窥西方艺术史之流变: 古典艺术诞生于基督教时期,《十诫》不许有偶像,但传教又需要图像来帮助,...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科普书。 美国神经专家、被誉为“光遗传学之父”的卡尔.戴瑟罗思(Karl Deisseroth)将自己作为精神科医生所治疗的临床案例,与人类对大脑...
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奥利弗.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创作的书信体小说《世界公民》,起初在报纸上发表。 他塑造了中国旅英哲人李安济这一主...
品牌战略专家马修. 威尔科克斯(爱尔兰,Matthew Willcox)从科学的角度谈营销,角度别致,视野宽阔。全书将行为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营销相结合,逐步剖析...
这本人物随笔集人文情怀与历史价值兼具,是由知名出版人、三联书店前总编李昕所撰写。追忆了他从业40年期间与众多文化群贤合作的故事: 周有光、钱学森、钱钟书、杨绛、杨振宁、马识途...
中英美学、文化的结合是湛庐文化与大英图书馆联合出品的这本2025日历的最大特色 一切的搭配都是如此的押韵、相融、极富艺术魅力 从大英图书馆2亿+珍藏馆藏中精选365件艺术珍藏...
这本书源于乔治·斯坦纳(美,George Steiner,1929 - 2020)在哈佛大学进行的诺顿演讲,探讨了人类文明传承的核心举措——教学。 整本演讲集不仅展现了斯坦纳...
爸爸每天都会说一句“敬你我!敬生活!” 他总是如此的乐观,又颇具智慧——“我们总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但只要不戴眼镜,一切都变得很模糊、很温和……这也许就是眼镜的魅力。” 从...
林徽因(1904-1955)与建筑学的缘分肇始于年少时随父林长民在欧洲旅游之时,受到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后立志攻读建筑学。 学成归国后,与丈夫梁思成一起历经15年,对15个省...
保罗.阿扎尔(法,Paul Hazard, 1878-1944)以他在历史学、文学、哲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和造诣,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与慈爱,以颇具前瞻性的眼光,于1932年创作...
作者麦克.拉克(美)是位心理学家,也是一位行为科学家,更是一位不断追求人生幸福和快乐之人。某一天,生活的变故让他开始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至此,这本小书诞生。 书中,作者将心理...
这本“中国历史讲义”初版于1934年付梓,由民国开明书店出版,撰写人是著名文史大家王伯祥、宋云彬。 这是本写给大众的中国历史读本,畅销多年。即使在90年后阅读起来,仍能感受到...
本书作者阿图罗.埃斯科瓦尔(哥伦比亚,Arturo Escobar)是大学教授,是人类学家,也是一位跨学科研究者,研究领域十分广博:人类学、生态学、设计、拉美批判性思想、科学...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认同成瘾”“连接成瘾”的时代。 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因为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同和“点赞”,从而轻易地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并不断地打击自己。他们不擅长自...
这是本在国内外已畅销多年的心理励志书,其主旨已蕴含在英文书名中《Mindset》——思维方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颠覆了传统成功学的观点——成功由能力和天赋决定...
英文书名《Nexus》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以)撰写这本书的切入点——联结。 如此,本书有两大看点: 其一在于——清晰的勾勒了人类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
科技发展迅猛,技术已快速地渗透于人造物的设计与制作中。如今,社交媒体、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都彻底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些技术基础设施更是重塑着我们的世界。 美国社会学家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