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2025-07-04

    大运河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动南北物资调配,支撑国家经济运转 漕运核心:通过运河将南方的粮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稻米)、丝绸...

  • 2025-06-27

    遣唐使(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名词与概念) 释义: 遣唐使是日本在公元7至9世纪(630–894年)向唐朝派出的官方使团,核心使命是系统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科技。这一持续2...

  • 2025-06-20

    七下每一单元都会着重讲述民族关系,边疆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的内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轴心脉络 统一多民族国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指在共同...

  • 120
    2025-06-13

    历史选择题中的思维惯性培养 历史选择题材料信息有两到三个信息点时,标志性符号有分号、省略号等,选项往往是要注意与材料信息的对应性问题,对应哪个,是否全面,是否兼容所有信...

  • 2025-06-06

    明清朝贡体制 1. 制度定位与政治逻辑 天下观的核心载体: 朝贡体制是儒家“天下秩序”的制度化实践,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等级化国际观,与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主...

  • 120
    2025-05-30

    由一道考试题目的联想 “茶叶”与“民族交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体现了经济交流如何促进不同民族间的联系与融合。茶叶在宋元时期成为重要的经济纽带和文化载体,极大地促进了中原...

  • 2025-05-23

    以下是针对**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中科举制度演变的简明总结,结合教材重点梳理核心知识点: 一、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朝 1. 背景: 隋朝统一后,为选拔人才、削弱贵族权力,废...

  • 2025-05-18

    七下历史课本每一单元都有一个重点内容,即民族关系,内容众多,学生掌握起来容易混淆。 一、隋朝(581-618年) 1. 民族关系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 主要...

  • 2025-05-09

    七下《明朝政治》的几点延申理解 明朝(1368-1644)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与衰落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中央集权的极端化 1...

  • 2025-04-30

    七下第11、12、13课讲述了分别讲述了宋元时期经济、对外交流、科技文化三大板块内容,内容庞杂细碎。讲完这几节课后,感觉要把这三课内容整合归纳,探讨一下之间的逻辑关系...

  • 120
    2025-04-25

    期中考试的这个题目,和我们考前练习的题目高度相似,出土于东北和内蒙地区的鸡冠壶形状图案的变化以及反应的汉与契丹的文化交流主题,反映了辽宋夏金时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融的主题。...

  • 2025-04-19

    七下历史第8课北宋的政治,有两大板块核心内容,北宋的政治制度调整和王安石变法。 北宋的政治承唐五代以来的积弊,武将跋扈兵变政移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所以北宋奉行崇文抑武国...

  • 120
    2025-04-11

    以七下第11课《元朝的建立和统一》为例充分利用好课本边边角角,提高学课堂习效率 新教材七下历史课本内容繁多,除了正文部分,补充的文字、插图、地图也很详实,把这些资源都充...

  •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七模块共读心得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七模块共读心得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因而,教师的恰当角色就绝对不能是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

  •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六模块共读心得

    传统教学往往只强调认知目标的达成,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今,师生在网络文化、智能文化等新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在共同的主题与任务目标下,一起经历学习的历程,体...

  •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五模块共读心得

    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和课堂活动的设计方面。 1.课堂内容的精简与深化:一开始,教师可能倾向于在课堂上展示尽可能多的实验和内容...

  •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四模块共读心得

    互联网等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现实的研究现场,方便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历史问题,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进而生成实践性的历史智慧。 我们通过...

  •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三模块共读心得

    课堂急需一种创意性和实效性兼容的教与学的方式,解放教师,解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使学生从...

  •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二模块共读心得

    利用信息技术[https://www.baidu.com/s?sa=re_dqa_generate&wd=%E4%BF%A1%E6%81%AF%E6%8A%80%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