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花筒》在教室绽放 今天下午的课堂,因一本尚未“正式”开启的《万花筒》,被点燃了。 我原本只是想提醒孩子们提前准备第三本共读书籍,话刚问出口,回应我的却是一片齐刷刷举起的...
当《万花筒》在教室绽放 今天下午的课堂,因一本尚未“正式”开启的《万花筒》,被点燃了。 我原本只是想提醒孩子们提前准备第三本共读书籍,话刚问出口,回应我的却是一片齐刷刷举起的...
“不想作业”后的家长评论 重庆一青年教师在班级群里所发的“老师不想作业想你们”的视频迅速火爆,前一篇文章,我着重谈了“不想作业”的温情背后,我为这位年轻教师点赞,因为他与时俱...
后面传来一阵快速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两个穿着球衣的小男孩。他们气喘吁吁,看上去非常着急,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头上也满是汗水。其中一个孩子尤其严重,头发湿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
在“发现的乐趣”中,寻觅科学的真谛与人生的选择 ——读《发现的乐趣》有感 初识费曼:在不懂中坚持阅读 本月共读《发现的乐趣》,这本书主要收集的是费曼的一些演讲稿或者发表的文章...
“不想作业”的温情背后 开学之前,局长在群中发了个链接,打开一看,是一个视频,主要内容是开学倒计时,老师发了返校通知。这本是常规工作,每个学校的每个班主任都会发,但是这个返校...
比较“开学” 8月底,小侄孙女要读一年级了,我忍不住对她说:“哎呀,马上读一年级了,开心吧?”按照我的思路,小孩子一定会是很开心地朝我点点头。哪知道她愁眉苦脸地对我说:“我不...
校门前的“小树獭”与一场虚惊 每年秋季学期开学,总会有一大批孩子告别以保育为主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来到小学开启新的学习生涯。我们深知,对孩子来说,这个跨越是比较大的,因而也作好...
东坡词给我的启示 ——读叶嘉莹《论苏轼词》有感 本月共读叶嘉莹先生的《论苏轼词》。叶嘉莹,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推广,曾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一座城市与一位文人的千年对话 苏东坡,被称为天下第一文人,以前仅因为学过苏东坡的作品而对他略有知晓。后来叙事者共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我十分震惊,原来我之前所了解的苏东坡...
鸡蛋的记忆 "宝宝,把鸡蛋吃了,对身体好。"妈妈把剥好的煮鸡蛋推到看上去有四岁左右的孩子面前,白色的蛋白在晨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 孩子皱着小鼻子,把面前的盘子推远了些:"不要...
巧遇 前几天,和朋友们前去宜兴度假。朋友们开玩笑说我们真会选日子,前些天一直阳光灿烂,等到我们出行却是大雨不断...
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 ——读《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有感 本月共读书目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这样的书在我们共读书目中不是常见。尽管叙事者群体...
西藏之梦在高反经历中沉浮 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向往西藏,觉得人这一生一定得到西藏走一走。因为蓝得发黑的天空下,经幡猎猎作响;皮肤黝黑的藏民,皱纹里夹着阳光与风霜;还有那金顶的寺...
那段有意思的读书经历 很多人说我喜欢看书,其实不怕人笑话,我之前读书很少,要说改变,还是从我建立博客开始的。现在回想起那段读书经历,还是蛮意思的。 2007年,我建立了自己的...
成长更加眷顾不怕吃苦、勤奋的人 评上正高后,经常有人问起我的成长,其实,我的成长起点很低,因为我一直在乡村学校,到现在已经35年了,而且是相对最偏僻的乡村。我认为我的成长最得...
《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21世纪的童年》这本书的作者和以往读的任何一本著作不同,因为作者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是一个组织,那就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这个组织成立于1961年...
难忘《红楼梦》中的“哭” 完整读完曹文轩、陈先云改编的《红楼梦》后,感觉书中描写“哭”的内容特别多,粗略统计一下,竟然有四十来处,据说原著中“哭”的内容还要多,竟然有170多...
读改编版《红楼梦》,收获意外感受 和孩子们共读完《西游记》,约定读《红楼梦》,并从图书馆借来了此书。在我印象中,《红楼梦》一定是四大名著中最难读的。因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
难忘的督导(二) 我经历过两次督导了,尤其是我在现在的学校也经历过一次,所以总以为不会这么快轮到我们。但是这学期开学后没几天,接到教育局文件,本学期两所小学接受义务教育质量综...
教室里的幸福课 ——读《幸福力教育》有感 这个月因为和孩子们共读140多万字的《西游记》,叙事者共读的《幸福力教育》的阅读完成得有点晚了。今天是月末第二天,凌晨才读完,但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