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学二年级,正在学习写一段话。或许是受到我的一些影响,他对读书写作还是很有兴趣,但我平时也从来没有教过他。 在我的认识里写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
儿子小学二年级,正在学习写一段话。或许是受到我的一些影响,他对读书写作还是很有兴趣,但我平时也从来没有教过他。 在我的认识里写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
近来上课,对标点符合颇有兴趣。过去教学中机会很少关注标点符号,一来考试不考,只在作文写作中有明确要求,二来实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不够细致。但是现实是,却在学生写作中发现学生不打...
北京教育学院的吴欣歆老师在她的书中提到:语文教师应该以资深阅读者与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交流。我深有感触,在新课标面前,我时常有强烈的危机感。是的,如题:做一名资深的阅读者。教...
高中语文必修四是宋词单元,选取了四位词人的代表作,分别是柳永的《望海潮》《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可能是对教师行业最好的说明。这同时也是阅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解读》的感受,在现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作为现今的教...
我记得真切,我上学时学习《背影》一课时,老师在讲解时投入的真实情感,我更多地是被老师的情绪感染,而回到文章文字时,我很难被打动。 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第一次给学生讲《背影》时,...
复习课无疑是枯燥的。不仅是因为它内容不是新的,也不仅因为要夯大量的基础知识,还因为它伴随着大量的复习练习题,和比平时更密集的小测。这样的节奏容易带疲学生的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效...
这学期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尝试对必修五第三单元进行了单元设计,通过备课、上课和评课的过程,我逐渐对此单元的单元设计有了自己的心得。 最终我理出的思路是这样的:一.读懂文艺评论...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
小说有曲折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小说的情节设置往往前后勾连,人物形象都有一个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而环境又往往有渲染气氛或者暗示人物命运等作用,这些前后的联系、发...
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小见大,截取社会生活的横截面,以故事中的偶然与巧合来表达他对人性、社会的思考。 《我的叔叔于勒》选入中学语文课...
教无止境,走在探索的路上 ——记高三作文讲评课 高三复习不仅学生有瓶颈,老师也有。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断调整复习的方向,确定近期的重点,突破难点。一轮复...
在群里拜读了赵彦秋老师的文章《即时.及时》,竟颇有同感。先不说我手机里存储的上千的照片过百的视频以及n久没有翻阅过的文件和收藏的文章等,都是当时觉得有用,顺手一点,想着...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接上一届学生一般都会陪伴学生走过三年的时光,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三年足以让我这个中年妇女的法令纹明显加深,也足以让少年脱去浮躁走向沉稳。而相处是在朝夕中...
但凡涉及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都应该给其提供自学的“工具”也称“脚手架”。这个工具可以是某类知识点的方法,比如有老师提出的“诗歌阅读七问”,也可以是根据自学内容设计出来的引导式...
回顾这几个学期在学校上的三节公开课,我在课堂中都设计了“写”的环节。这三节课分别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登高...
这周先开始了九上第六单元古典小说的学习,学完《智取生辰纲》后,学生对《刘姥姥进大观园》很感兴趣,于是我决定顺应学生的要求,先上这一课。 刘姥姥于整部《红楼梦...
窑里大,当我再次拿起笔,我却发现我已经快要而立。十五年,我很难想起你,想起你的模样,想起你埋没了枯草的坟茔,想起你融入黄土的躯体。那一方阴凉的山坳,是否有过太阳的温...
新课标对当代高中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的,这一要求更是对语文课堂敲响了警钟。也就是说语文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还要注意从形象思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