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西藏
  • 120
    2025-08-13

    关于性善-《告子上》讲读 本篇重言人性及性之善恶。 告子认为,“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真是如此吗?其实,无论是决诸东方,还是决诸西方,总是来自外部的力量...

  • 120
    2025-08-13

    先知觉后知-《万章下》讲读 本篇,诸贤圣出场:伯夷、伊尹、柳下惠;诸美德闪耀:“清”“任”“和”“时”,最后孔子集大成。他金声而玉振,“巧”“力”俱全,“圣”“智”兼备。先圣...

  • 120
    2025-05-14

    浩然正气(孟子)讲读10 正名-《万章上》讲读1 本篇言及许多“陈年往事”,多关舜之家事、国事,以及伊尹、百里奚、孔子。孟子传先圣之道,一项重要职责即为先圣正名。 为舜正名。...

  • 120
    2025-05-12

    浩然正气(孟子)讲读9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讲读 舜与周文王,出生地相距千余里,年代相距千余岁,均得志行乎中国。其实,无论先圣后圣,他们所秉承的法度是一样的。治世以...

  • 120
    2025-05-12

    浩然正气(孟子)讲读8 因先王之道-《离娄上》讲读 本篇,孟子行文如峻峰直入,直奔主题,平治天下当因先王之道,行先王之法。先王之道,本在仁政,唯仁者宜在高位,以仁者之心,行仁...

  • 120
    2025-05-09

    居天下之正位-《滕文公下》讲读 在本篇,陈代认为孟子不该拘于如何被诸侯召见之类的“小节”,提出“枉尺而直寻”,比如委屈自己一见诸侯,可能会使该国大则以王,小则以霸。真是如此吗...

  • 120
    2025-05-06

    道性善·称尧舜 -《滕文公上》讲读1 孟子道性善始见于本篇。孟子每道性善,而必称尧舜,性善是为人、为国理政的基石。 性善,首先表现在对父母的情感。正如滕文公当年为太子时为父亲...

  • 120
    2025-05-06

    天时·地利·人和-《公孙丑下》讲读 在本篇,谈到“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何实现“人和”?贵在尊德乐道,得...

  • 120
    2025-05-01

    浩然正气(孟子)讲读4 人民的渴盼-《公孙丑上》讲读 在本篇开篇,孟子与公孙丑论时知势,得出结论:王道、仁政,行在今正当时,行在齐国正当势。孟子不屑与管仲、晏子相比,因为管仲...

  • 120
    2025-04-30

    浩然正气(孟子)讲读3 独乐乐·众乐乐-《梁惠王下》讲读 本篇多次谈关于“乐”的话题,有钟鼓、苑囿、游观之乐,到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有,而人情所不能无。将这样的天理...

  • 120
    2025-04-29

    浩然正气(孟子)讲读2 千古一问-《梁惠王上》讲读 在汉人赵岐读来,《孟子》七篇从仁义道德到性命祸福,可谓包罗天地,无所不载。于天地万象之中,从哪里开始讲起呢?始于天理与人欲...

  • 120
    2025-04-29

    浩然正气(孟子)1 导言 战国中期,列国间战乱愈演愈烈。这时,在南部紧邻孔子居地的邹(邾)国,诞生了一位承前启后的儒学大师,他就是孟子。在母亲的教导下,孟子一心向学。他“受业...

  • 120
    2025-02-14

    心学必诵课 以下是阳明学心友必读必背的家训,学规,咏良知诗,大学原文,可常读常背牢记于心。 九王阳明家训 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 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

  • 120
    2025-02-14

    八 泰州阳明学功夫论简介 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之安丰场人。师从阳明先生,泰州学派的淮南格物说由心斋先生所创立。 心斋先生以“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格知...

  • 2025-02-14

    七 “天泉证道”四句教剖析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 120
    2025-02-14

    六 浅谈知行合一 一直以来知行合一争议不断。在此也谈一谈对知行合一的通俗理解,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述说: (一):知是知觉,是初心直觉。 这里知行本一,是自然的,你意念一发动...

  • 2025-02-14

    五 心学立论基础:“心即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悟的就是“心即理”。“心即理”是心学的基础,后面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之仁等等都源于这...

  • 120
    2025-02-14

    四 圣人只是无我 “圣人只是无我”,用心学的说法:“无我”,天理就显了,良知就明了;有我,天理就隐了,良知就昧了。儒家讲“仁”就是要去掉“我”,与他人一体,与万物一体,与世界...

  • 120
    2025-02-14

    三儒家文化中什么叫做“仁”? 儒学是仁学,是成人之学。单从文本经典来讲,孔夫子的回答是“仁者爱人也”,他说仁就是爱人。但是不同的弟子问孔子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 2025-02-14

    一 功夫在自明其心 大凡天下之事,岂能恒住于善恶之分,是非之断?所谓善恶是非只是见于一时,辨于一事耳。万物化育,生死存亡,倏忽之间,毫厘千里。于此善难保不于彼恶,此时是亦难保...

个人介绍
尽己所能,传播阳明心学,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