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1956年,中国政府通过成立合作社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所有制转化,通过“和平赎买”对工商业进行了所有制转化。 但是农业和工业生产并未恢复启动,195...
![240](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29841624/04f8497e-a2dd-4386-be63-8826d08681f0.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1952—1956年,中国政府通过成立合作社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所有制转化,通过“和平赎买”对工商业进行了所有制转化。 但是农业和工业生产并未恢复启动,195...
中国是农民大国,却不是农业大国,也就是说农民占据的主要人口,可是农业生产水平却受到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制约。 当前中国农民阶层与农业生产呈现三大特征: 1、...
目前,中国出土的考古遗址中,最早的城市是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繁荣了1000年后,在全球气温剧烈变化中,良渚古城被永远地掩埋在淤泥之下,直到5000年后再次重见天日...
既然欲求是人类本性的外在动力源,那么欲求是无止境的吗?它有界限吗?如果有,界限又在哪里呢? 人的本性具有规定性,正是这规定性才使人之成为人,不仅是人,万事万物...
1947—1949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通胀,原因是财政支出远高于收入,60%支出为军费,超发货币导致物价快速上涨。 应对措施: 1、货币发行从纸币本位转为实物...
通过对玉琮,天象观察,乐器,文字,铜器等主要文化因素,以及城郭建设等社会因素分析,可以发现传承有续从良渚人,齐家人,石峁人,陶寺人,再到二里头夏代人,具有着文化迁移与...
1万—2000年前是新石器时期,中国原始社会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在8000年的时间里,中国形成了七大文化区,自北向南它们分别是: 1、燕辽区,主要是内蒙和东北地...
不要忽视了你的那么多层次的需求,也不要用“淡泊名利”来作为借口或应对,“淡泊名利”本质上是让你确定需求的规定性,这规定性来自每个人自身,来自于万事万物的本质。 ...
1929—1937年是电气化学科技周期的萧条期,以1929年的美国爆发大危机为起点,从经济生产领域蔓延到货币发行。 1920—1930年代是中国经济进入工业革...
自然界中,取代是罕见的,新物种宁愿与现有生物交织在一起,发掘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比取代旧的生态更容易,物种更可能重新定义自己,而不是消失掉。 所有事物都需要附加能...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书中提出社会分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通过劳动分工,人们可以专注于技能的培养,完成生产劳动,并且用自己生产的生产...
人们常会感到失落,觉得还有些东西缺失了,或者拼命去寻找想要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其实,实际上你的需求可能已经被满足了,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 每...
冬日徬晚的洱海月湿地,成群的候鸟占据着宽阔的湖面,耳边有撮黑色绒毛的红嘴鸥喧闹着,抢夺游人抛过来的面包块,面相老实的骨顶鸡也挤在伸到水面的栈道下,等待捡拾丢到嘴边的食...
人类拥有自我意识之后,开始认识自我的存在,并且与外部世界对立起来,自我就脱离了本能的生存需求,成为了一个精神性的存在。 所有生命体都有生存的本能,这...
根据价值理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这是经济学的基础。在私有制产生后,劳动与资本分离。 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共有的,人类通过耕种、狩猎、采集...
人类需求具有着不同的层次,在实际生活中,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常常混淆在一起呈现。 例如,我们吃食物,首先食物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即生存需求。 在食用事...
人类作为地球中众多生命的一员,有着与其他生命一样的行为,与其他生命不同的是人类具有意识,成为认识世界的主体,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想,来改造世界,乃至创造世界,人类社...
上半个月都在杭州调研,杭州的冬天总是阴沉沉,半个月有两个晴天,两个雨天,是那种细的不仔细看就看不到的雨,正是苏东坡所说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雨。 这是我第一次...
当人面对自然时第一感觉不会是想要征服它,而是感到恐惧与害怕,在茂密的丛林中,抬头只看到高耸入云的巨大树木遮蔽着阳光,耳边传来锐利的鸟叫声,侧耳细听是悉悉索索的不知隐身在何处的...
个体内在与外部世界统一的三个步骤 只有“无”是绝对的,“有”总是在发展的,从无生化为有,从有归于无。 此时,可能有人会问,如果一切都是有来自于无,又归于无,那么“有”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