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生为本,创造改变。 要先改变理念,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素材更多来自学生。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喜欢通过“抢权”形式回答问题。...
一、以生为本,创造改变。 要先改变理念,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素材更多来自学生。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喜欢通过“抢权”形式回答问题。...
1、“随机挑人”与“抢答” 这两个工具使用的场景不一样。 抢答抢权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老师风险低。 但是随机挑人,如果挑到不会回答的孩子,不要把是否为正确答案放在第一位。...
本次参加了曾宪梓中学第二轮教师观评课的第一节。两位老师虽然之前或多或少都有观摩过之前其他老师的现场教学及点评,但是他们的使用都是集中在“互动”这一块,也就是抢权/挑人/投票,...
每个老师都要掌握对数据的认知理解能力,才有办法根据你所获得的数据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同时,要从教学的角度,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去,利用它,使用它。 杜威书中所说的:对于一个老...
教师能力是为培育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力的关键,除了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外,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能力,是打造高效率、高效果与高效益课堂的根本条件,也是推...
今日线上观看了曾宪梓中学两位老师的第三次观评课,对比了之前的第二次观评课的表现,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上,以及把话语权让渡给学生这点上,两位老师有了明显的进步,会有意识的减少...
昨天陪同王博士一起奔赴梅州曾宪梓中学进行观评课学习,让我惊喜的是,虽然这两位老师之前只是经过了第一轮的观评课指导(本周为第二次)但是能看得出二位老师的学习能力很强且进步很大,...
每个领域要想获得杰出成就,都离不开“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有五个要素。 1、找位好导师。 导师能在练习过程中随时给予合适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2、走出舒适区。 皮亚杰...
信息化教学必须发挥出科技的特性,也就是互动、即时和大量记忆,这也是对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进化分为六个阶段。 1、互动:信息技术的即时特性,带来课堂互动...
阅读完《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第一章到第三章,其中的很多观点和研究都是我以前有学习了解过的,比如将学生的学习类型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和动觉型。我个人觉得有一定道理,也会不自觉代...
今天阅读完了《小组合作学习》第五问——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里面细化到小组合作学习的6张评价表:自我评价指标、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表、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小...
今日阅读《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第三问——调动学生参与度。在其中阅读的几处都让我倍感熟悉。 如关于“18个合作学习经典课堂活动,帮助小组讨论升级。”提到的“介于小组和全班之间类”...
今日看完了《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问——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收获良多。并且开拓了更多的视野和认知,比如师徒结对、空间位置和低年级小组合作演变过程。 首先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师徒结对...
今日阅读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第一问——“合作学习的重点是什么”的内容。其中有两个知识点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是王坦和佐藤学合作学习理论比较——“关于师生观”中提到:“佐藤学的...
TBL模式包含了自学、准备度确认和应用三环节。在互联网教学的架构下,通过适当修正,应用在网络授课时,能够更好的达成学习与教学的效果。TBL核心是建立在学生自学和知识应用能力,...
线上课堂有一个培优辅中补差的新路径,就是“在线精准教学”: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在营造温馨宽松的课堂氛围的同时,不忘开展刺激性的在线活动。比如“关键词”凝练观点,请...
余文森教授提出:有效学习有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效益和学习体验。三个维度必须同时考虑,只注重单一的维度,很难实现高效学习。下面有四个方法帮助老师找到学生活动与课堂质量之...
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能让学生看见同伴参与学习的不同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误解,进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明确小组合作的规则,才是小组对话有效展开的保障。 在研讨课中,丰富的...
便利贴——一个常见的小道具,却可以成为课堂中学生学习和思考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课堂上每位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讨论时汇总到垫板上,小组根据便利贴内容展开对话和讨论,并标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