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建设合作学习小组》心得

    今日看完了《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问——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收获良多。并且开拓了更多的视野和认知,比如师徒结对、空间位置和低年级小组合作演变过程。 首先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师徒结对...

  • 《合作学习的重点》心得

    今日阅读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第一问——“合作学习的重点是什么”的内容。其中有两个知识点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是王坦和佐藤学合作学习理论比较——“关于师生观”中提到:“佐藤学的...

  • 网络TBL小组合作学习

    TBL模式包含了自学、准备度确认和应用三环节。在互联网教学的架构下,通过适当修正,应用在网络授课时,能够更好的达成学习与教学的效果。TBL核心是建立在学生自学和知识应用能力,...

  • 在线精准教学

    线上课堂有一个培优辅中补差的新路径,就是“在线精准教学”: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在营造温馨宽松的课堂氛围的同时,不忘开展刺激性的在线活动。比如“关键词”凝练观点,请...

  • 平衡学生活动和课堂容量

    余文森教授提出:有效学习有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效益和学习体验。三个维度必须同时考虑,只注重单一的维度,很难实现高效学习。下面有四个方法帮助老师找到学生活动与课堂质量之...

  • 小组合作不简单

    适时地开展小组合作,能让学生看见同伴参与学习的不同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误解,进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明确小组合作的规则,才是小组对话有效展开的保障。 在研讨课中,丰富的...

  • 小贴纸,大助力

    便利贴——一个常见的小道具,却可以成为课堂中学生学习和思考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课堂上每位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讨论时汇总到垫板上,小组根据便利贴内容展开对话和讨论,并标出小...

  • 专业提问,培养数据感

    设置好问题,是成果教学的开端。一个好的问题,不能带走明显的倾向性,议题范围不能显得过大,没有铺设具体情境,能让学生更好的结合原理角度来思考。所以,提问应从表述上,情境的创设上...

  • 用对数据,共创美好课堂

    如何利用数据精准做出教学决策? 一、做对教学决策,需要刻意练习。 每次在课堂中学习数据的出现,都必然会激发新的教学决策。而想要做出精准的教学决策,就必须对数据有感觉。而这种感...

  • 教学决策,决定课堂质量

    教育是专业的,需要教师也具有专业的教学决策指导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上,经由信息技术生成的学习素材和数据结构使教师有机会让教学活动与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展现出生本...

  • 鼓足勇气迈进迭代循环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于老师来说。不需要改变的是学科的核心素养,但需要改变的却是学与教的方式和途径,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而要达到提升教学设计的目标,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鼓起...

  • 揭开小组对话的面纱

    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看到更多想法,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第一步:启动任务,创造不同。 通过一个任务情境让学生快速代入,并引发学习动力,产生思考。 第二步:应用策略,...

  • 合理安排顺序,学习得当思考

    杜威认为“课堂思维训练必须依赖先前独立存在的天赋,训练和思考的方向有关,而不是创造思维能力。”思维的关键在于“活动的顺序安排,而不是活动本身的知识,和形成连贯的思考力量有关。...

  • 看见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建构

    智慧课堂能够借助技术工具,即时收集班上每名学生的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思维过程的可视化。而反馈器就是实现接受学生数据反馈的技术工具。通过单项选择题作为提升数据感的入门首选,...

  • “抢答”与“随机挑人”的课堂运用。

    互动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而信息化课堂刚好具备了互动性质。因此,老师完全可以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工具,为自己的信息化课堂“添砖加瓦”。 而课堂互动中最常见的就是“抢权”和“随机...

  • “计时”与“记分板”

    “计时”和“记分板”的信息化功能,可快速帮助学生明确课堂活动规则,建立时间观念,促进小组交流。有效激励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活动。可通过下面三个规则最大化利用这两个功能。 1、可...

  • 在项目中培养创造力

    米切尔·雷斯尼克的《终身幼儿园》中提到的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即项目、热情、同伴和游戏。既是支持那些基于热情、与同伴合作、以游戏精神从事项目的人,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不断...

  • 孩子未来所需的三种主要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观点:21世纪年轻人最重要的关键能力是解决重要问题、问出好问题、创造有趣的作品、以及可以和同侪相互合作的能力。 将这段话提炼出来,就是孩子未来...

  • 从课堂中的“人”出发,打造以“生”为本的课堂

    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卡尔·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学都是“杯与壶”的关系,传统教师关注的始终是如何将装在书本中的“重要知识”,从老师这个“水壶”毫无保留的倒入学生这个“杯子”里。...

  • 营造场域让每位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课堂。

    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投入,老师就需营造一个充满活力且安全的场域: 1、设计与学生有强链接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多从学生的角度、学科的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