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1〕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22〕省...
【原文】: 〔21〕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22〕省...
【原文】: 〔18〕“虚灵不眛,众理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19〕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
【原文】: 〔17〕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
【原文】: 〔16〕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
【原文】: 〔15〕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
【原文】: 〔14〕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问:“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
【原文】: 〔1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13〕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曾点...
【原文】: 〔11〕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
【原文】: 〔10〕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
【原文】: 〔9〕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已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
【原文】: 〔8〕“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他日又曰:“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
【原文】: 〔7〕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
【原文】: 〔6〕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
【原文】: 〔5〕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傍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 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 先...
【原文】: 〔3〕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4〕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 白天做修行的功夫时若感觉烦躁扰乱内心,则去...
【原文】: 〔1〕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
【原文】: {徐爱跋}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
【原文】: 〔14〕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爱曰:“存其迹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
【原文】: 〔12〕又曰:“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
【原文】: 〔11〕爱问“文中子”“韩退之”。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 爱问何以有拟经之失。 先生曰:“拟...